什么是糖尿病足?糖友该如何预防它?
随着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,它所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。众所周知,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,许多并发症都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,甚至威胁到生命。
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,由于许多人对糖尿病足了解不够,在症状发生后没有引起重视,导致病情越来越重,甚至发展到需要截肢的严重后果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有必要多了解一些与糖尿病足有关的知识,才能做到胸有成竹,防患于未然!
那么,什么是糖尿病足?糖尿病患者要怎么做,才可以避免发生糖尿病足呢?
一、什么是糖尿病足
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、下肢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而导致的足部疼痛、溃疡、坏疽等病变,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、死亡的严重并发症,在糖尿病患者中有很高的发病率,且治疗十分困难,花费巨大。
有资料表明,在非外伤性低位截肢手术中,约40%~60%为糖尿病患者。因此,作为糖尿病患者,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,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。

二、如何预防糖尿病足
1、控制好血糖水平
之所以会发生糖尿病足,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血糖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,血糖忽高忽低,不仅会引起糖尿病足,还会带来糖尿病眼病、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首要的任务是控制好血糖,只有如此,才可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。
2、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
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避免久坐、久站,否则会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,此外坐位时要避免两腿交叉的姿势,平时也应坚持适量的运动,更有利于身体的血液循环。还可以多按摩足部,同时要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,避免长期处于寒冷、潮湿的环境中。
3、避免足部受伤
糖尿病患者要选择宽松、柔软的鞋子,袜子则要选择透气性、弹性都比较好的棉毛袜,不会挤压到足部。走路时要避免赤脚,以免足底被异物刺伤,外出时最好不要穿拖鞋,防止踢伤。冬季泡脚、使用电热毯时要注意温度的控制,避免烫伤,如果足部有鸡眼、脚癣等疾病,要及时治疗。

4、保持足部清洁
糖尿病患者要经常更换鞋袜,每天还应用温水清洁足部,尤其是脚趾间的部位,要保持清洁、干燥。趾甲不能过长、过短,要定期修剪,修剪时要特别谨慎,以免弄伤脚趾。一旦发现脚趾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表现,或足部出现久治不愈的伤口、溃疡,要及时到医院治疗。

总之,糖尿病足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,不仅会引起足部的不适症状,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,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血糖水平的控制,平时也要保护好足部,避免足部受伤,多运动,促进血液循环,这样才可以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。